學術共同體與創新人才培養

「大學高校與創新企業的緊密合作,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才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行動力,並開闊他們的視野。」

沈煒教授,華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

20世紀英國哲學家布朗依提出了「學術共同體」這一概念,他把全社會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作為一個具有共同信念、共同價值、共同規範的社會群體。大學高校作為科研人才的搖籃和各類課題的研究機構,無疑是「學術共同體」組成的基石。而深諳社會需求、主導創新解決方案的企業則為這個群體注入了市場的活力。

在肩負科技創新使命的同時,「學術共同體」對創新人才的培養也意義重大。大學高校與創新企業的緊密合作,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才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行動力,並開闊他們的視野。

創新教育融入在了華東理工大學的日常課程與課外活動之中。我們的徐匯校區有19個實驗樓,比教學樓的兩倍還多,鼓勵學生在工程訓練和操作中學習探索;我們的USRP大學生課餘研究計畫,每年設立500多項課餘研究計畫,2000多名大三學生在導師的帶領下進行實戰課題的研究,許多成果直接轉化成了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我們的「卓越工程師」計畫為具有潛質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安排了更多外部學習和實踐機會,要求他們在企業中完成畢業論文,旨在培養創新、實幹的工程師人才;華東理工大學從事課題的科技轉化率超過50%,領先全國高校。

具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十多年來在人才培養領域給予了我們許多支持,巴斯夫便是最具淵源的一家。自1997年在我校設立獎學金以來,巴斯夫見證了學校科學研究力量的壯大和一批批創新人才的成長。403名大學生和研究生曾獲得巴斯夫獎學金的資助;24位學生曾參加「巴斯夫大中華區工業夏令營」,親身體驗現代化工一體化的理念;今年,巴斯夫Grigorious Kolios博士在化工學院為研究生開設了「可再生固定床反應器」的課程,我們的日常教學往往會忽視的安全規範內容在他的課程中得到了強調,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在頻繁的互動中,巴斯夫的科學家們給學生和青年教師帶來了創新理念,説明他們理解化學對於人類進程和未來生活的重要性,明確今日的科學研究動力來自明日的社會需求。企業為我們帶來的多元資訊和視角使得大學真正成為具有包容力和啟發性的場所。

現在,手機已成為讓大學教授、企業研發負責人和研究機構科學家的溝通平台,我們經常會在微信群中探討課題、尋求合作。新媒體使得整個「學術共同體」的溝通更為緊密,也一定會催生出許多新穎的合作形式,激發學生和青年教師的科學研究熱情和創新精神。

innovation
啟迪化學新思維
巴斯夫大中華區科技合作與創新管理部總監馬蓮博士談論巴斯夫十多年來的科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