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率与环境保护
化工是能源密集型行业。巴斯夫致力于提高能效、保护全球气候。我们希望借助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不断升级生产装置,从而减少价值链中的排放并确保高效生产。

能源
- 能耗保持平稳,更少燃料消耗
2019 年,巴斯夫大中华区的能源消耗量保持平稳。由于更多的生产活动和新装置投产,2019 年耗电量和蒸汽消耗量均略有增加。其中,耗电量为 726,343 兆瓦时(2018 年:711,766 兆瓦时)。蒸汽消耗量为 3,352,637 吨(2018 年:3,168,231 吨)。集中供能的燃料消耗总量为 871,900 兆瓦时(2018 年:974,394 兆瓦时),同比降低 10%;这主要得益于重庆基地的工艺优化,利用装置工艺反应热产生蒸汽,因此天然气消耗量减少。

持续提升能效是巴斯夫的长期目标之一,我们为降低单位产品能耗不断努力。2019 年,巴斯夫大中华区各大基地纷纷采取措施以节约能源。例如,在上海,一个基地通过在压缩机系统中安装惰性气体吹扫设备,提高了冷却器的电效率;另一个基地通过优化氮气循环系统的运行来达到节电的目的;还有一个基地通过调整生产工艺优化了运行负载,最终减少了燃料消耗。江苏的一个基地通过安装传感器,对管道和设备监测隔热性能,实现了预防性维护以节省电能;另一个基地改进了火炬系统,以减少天然气用量。重庆基地通过回收利用更多工艺反应装置的废热产生蒸汽,从而降低整个基地的天然气用量。台湾一个基地利用 LED 灯代替普通灯泡,节约了电力。

在大中华区,巴斯夫致力于通过能源优化、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改进不断减少碳排放。巴斯夫在上海的六个基地积极参与试点碳排放交易方案。我们还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及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等行业协会密切合作,与主管部门开展座谈,为中国即将启动的全国碳排放交易方案作准备。
到 2020 年,巴斯夫将在所有相关生产基地完成能源管理体系(DIN EN ISO 50001)认证。2016 年以来,大中华区多个基地已通过 ISO 50001 认证。所有节能措施都记录在全球数据库中并进行分析,作为最佳实践供全球其他基地参考。
大气排放
- 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略有下降
2018 年,巴斯夫承诺在 2030 年之前在实现产量增加的同时,维持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不变。为执行这一全新的企业战略,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中华区各个基地采取了多种措施。2019 年,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巴斯夫大中华区在化学品生产运营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至 110.9 万吨(2018 年:112.9 万吨)。例如,重庆基地使用了更多氢气作为燃料,使得碳排放同比下降。其他一些基地也提高了能源密集型装置的电效率,以减少碳排放。例如,上海一个基地对压缩机系统进行了升级,以减少耗电,从而降低碳排放;另一个基地则使用了可再生电力能源。

除温室气体排放量外,巴斯夫还监测各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包括一氧化碳(CO)、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氨、粉尘等无机化合物和非甲烷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MVOC)。2019 年,巴斯夫在大中华区化学品生产运营中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绝对排放量减少至 299 吨(2018 年:328 吨)。这主要得益于上海一基地实施了泄漏检测和修复(LLDR)项目,从而减少了 NMVOC 的逸散和排放。多个基地对 NMVOC 处理装置进行了升级,以满足中国日益严格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上海和江苏的一些基地安装了在线监控装置,并设置内部预警,以防止排放值超标。在上海、江苏、广东、吉林和新疆,几乎所有排放 NMVOC 的基地都针对 NMVOC 逸散实施了泄漏检测和修复项目,从而大幅减少了 NMVOC 排放。同时,上海一个基地还在废气处理工艺中采用了车用尾气排放催化剂,大幅降低了氮氧化物的排放,以满足中国对排放限值的新要求。
水
- 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包括强制性保护计划
- 用水量减少

水是化学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可用作冷却剂、溶剂、清洁剂,并用于生产化学品。巴斯夫致力于在整个价值链中负责任地使用水资源,特别是在生产基地内的集水区。为此,我们设定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全球目标。
我们致力于节约用水,进一步减少废水的排放。为此,我们制定了包含全球适用标准的集团导则。巴斯夫大中华区生产基地遵循该集团导则,实行相关管理措施。此外,我们还计划到 2030 年在所有缺水地区的生产基地和所有一体化基地引入《欧洲水资源监管标准》。截至目前,巴斯夫大中华区 17 个位于缺水地区的基地已完成了该监管标准的审核;2020 年,另外两个基地计划启动相关审核。
为了防止废水意外排放,地面或地下水受到污染,巴斯夫为每个基地制定了水保护计划,这是责任关怀全球倡议中的强制性部分。这些保护政策包括在所有基地进行废水意外排放风险识别和评估,以及制定合适的监控方法。我们定期审核这些措施的实施情况。2019 年,大中华区的生产基地安装了多套废水在线监测系统,以便及早发现相关污染物。
尽管产能提高,2019 年的废水排放量与 2018 年相比,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125 吨(2018 年:120 吨),氮排放总量增加至12吨(2018 年:11吨),重金属排放量为 0.03 吨(2018 年:0.03 吨)。2019 年,上海的一个基地升级了废水处理装置,从而提高了有机物去除率,降低了排放量。台湾一个基地从废水中回收原材料用于生产,降低了有机物排放量。

2019 年,巴斯夫大中华区在产能有所增长的同时,用水量下降了 6%,为 800 万立方米(2018 年:860 万立方米)。多个生产基地采取了节水措施。例如,上海一个基地对冷却水系统进行了升级,以减少补给水的用量。另外一个基地对冷却塔风扇进行了改进,以降低蒸发损耗。
在巴斯夫,大部分水被用于冷却,并被循环利用。通过提高循环利用率,我们减少了整体用水量。2019 年,巴斯夫大中华区冷却用水量为 5.46 亿立方米(2018 年:5.21 亿立方米),同比略有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南京一个基地在生产扩建中安装了两套新的水冷却系统。然而,通过循环利用水,实际冷却耗水仅为 520 万立方米,较 2018 年减少 40 万立方米(2018 年:560 万立方米)。

固体废物
- 固体废物量减少
- 审计外部固体废物处置公司
巴斯夫努力避免固体废物的产生。如果无法避免,则使用巴斯夫现有的一体化架构来分析该类废物是否可以循环使用或进行能源回收,以实现有效的废物管理。2019 年,巴斯夫大中华区因生产运营产生的固体废物量减少至 81,136 吨(2018 年:87,352 吨),回收利用率为 66%(2018 年:65%)。台湾一个基地从废水中回收原材料用于生产,减少了有害废物的总量。新疆一个基地对吹扫工艺进行了优化,以减少废物产生。该基地同时还改进了包装材料和规格,以减少包装废物。江苏一个基地通过增加压滤机降低了污泥的含水量,减少了有害废物的总量。台湾一个生产基地深入分析废物产生的根本原因后,在每道生产工序中都实现了废物减量,使得 2019 年废物总量大幅减少。
同时,我们还对外部废物处置公司进行定期审计,以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理。我们由此保护土壤免受污染。自 2013 年以来,巴斯夫密切监控大中华区生产基地的土壤和地下水状况,并记录在全球数据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