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

从供应商到在不同装置生产,直到将产品交付客户,巴斯夫在整条价值链上都遵守将经济目标与环境及社会责任并重的原则。我们与合作伙伴携手共创超越采购关系的附加价值。

确保可持续采购

  • 参与“携手可持续发展”倡议,在中国实行标准化的供应商审计
  • 与重点高校合作开展供应商培训

 

巴斯夫是“携手可持续发展”倡议(TfS)创始成员之一。该倡议由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共同发起,旨在通过全球标准化的供应商评估与审计,推动并落实负责任的产品与服务供应,改善供应商的环境与社会标准,促进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供应商和TfS成员公司使用了全球统一的问卷调查来简化评估流程。2018年,TfS成员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进行了3,767项可持续性评估与358项审计,其中包括了大量在中国进行的评估和审计。作为2018年TfS倡议的一部分,数百家供应商参加了在上海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培训。

巴斯夫继续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指导供应商提升可持续发展实践。2018年,100多家供应商接受了该培训。

打造智能供应链

  • 数字物流工具提高物流可视化
  • 积极配合上海海关试点快速通关大数据平台

 

数字技术能提高效率,协助客户自行获取货物运输的定位和交付信息。

2018年起,巴斯夫大中华区引入了多个数字化工具来追踪订单的物流状态。Elementum系统能够密切跟踪进口货物的海运和空运状态。微卡应用程序基于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它让用户有机会通过微信实时查看中国大陆境内卡车的物流情况。部分重要客户已于2018年开始试用。

国内多式联运是一种常见但高度复杂的货物运输方式。它单程超过1,000公里,包括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巴斯夫多个职能部门与LBS(基于位置的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G7合作,开发了用于罐式集装箱的电子跟踪系统。通过在集装箱内安装LBS跟踪器,罐式集装箱的利用率得以提升,物流可视化程度也有所提高。2018年,位于新疆库尔勒的巴斯夫美克化工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完成了这一系统的试点。

用于罐式集装箱的电子跟踪系统可及时发现延迟或箱体的异常移动,确保及时运输和货物安全。

为了在监管到位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货物通关效率,上海海关于2018年开发了一个包含完整贸易链、物流链等信息的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该平台可即时放行数据公开透明且验证真实的货物。

巴斯夫支持上海海关推广实施这一快速通关模式。作为试点企业,我们与海关积极交流,提出建议,并及时调整内部流程。目前,巴斯夫能在货物到港的前两天进行线上申报,经平台数据比对和海关审核合格后,货物到港便可直接放行。利用该模式,货物到港后的通关时间从原来的48小时降至几小时,从而提高交付效率,节约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