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区创新
化学创新能够推动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在亚太区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化学创新在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巴斯夫通过不断提升本土研发实力,致力于在亚太区推动创新。未来,巴斯夫全球四分之一的研发活动将在亚太区进行。
亚太区研发能力不断提高
- 全新亚太区汽车应用研发中心进一步增强与汽车行业客户的创新合作
- 全新工艺催化研发中心配套强化亚洲地区生产制造能力
为了及早整合客户和市场需求,推动创新,巴斯夫不断扩大亚太区研发网络,在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均设有主要研发基地;截至2018年底,亚太区研发人员为1,285人(2017年:1,160人)。
巴斯夫在上海和孟买设有两个创新园。通过独树一帜的创新园理念,巴斯夫将研发、业务和生产部门的所有相关方汇集在一起。每个创新园都是巴斯夫全球专业知识一体化的组成部分,是开展全球、地区和本地研发项目的主要基地。位于上海浦东的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于2012年建成,并于2015年和2019年扩建。
上海创新园是巴斯夫先进材料及系统研究的全球总部,在先进材料、化学工艺工程和环境催化剂领域拥有广泛的研究实力。上海创新园结合了巴斯夫众多业务部门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中心的工业设计专长,为几乎所有主要行业的创新需求提供服务。
2019年,巴斯夫在其上海创新园建设全新研发设施,提升在亚太区的创新能力,以进一步加强与汽车行业的合作,并为化工行业提供新型工艺催化剂。新设施包括亚太区汽车应用研发中心和工艺催化研发中心,共投资近3,400万欧元,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孟买创新园专注于作物保护和特种化学品的研发,是巴斯夫在亚太地区不断发展的研发网络的重要支柱。它拥有一流的实验设施,用于化学合成、应用、工艺开发及分析。孟买创新园位于巴斯夫的新孟买塔那基地,紧邻办公大楼和生产装置,既有和新的研发活动都在此开展。
2018年,孟买创新园区促成了新型杀虫剂Sefina的成功上市。这一新型杀虫剂帮助种植户保护诸如棉花等作物并提升产量。这一开创性杀虫剂的有效成分是巴斯夫开发的新型活性成分Inscalis® ,是新化学组别Pyropenes下的首个成分。对主要害虫具备全新作用机理的Sefina将成为种植户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中管理抗性的强大工具。
在亚太区,巴斯夫各大研发中心都拥有特定研发领域的专长,开发各种创新解决方案,从而助力应对亚太区提高资源效率、食品与营养以及生活质量方面的挑战。巴斯夫在日本尼崎的研发中心专注于开发创新材料以提高电池性能,同时涵盖电子、塑料添加剂、包装和粘合剂等其它领域的研发活动。公司位于韩国水原的研发中心与韩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主要客户密切合作,专门从事电子材料开发。

与学术和行业合作伙伴进行开放创新
- 亚洲开放研究网络(NAO)扩大合作范围
巴斯夫积极与全球各地的学术和行业伙伴进行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开放创新。我们与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是巴斯夫全球专业知识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在亚太区,巴斯夫携手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于2014年联合发起了亚洲开放研究网络(NAO)。
2017年,NAO增加了高校合作伙伴数量,扩展了研究领域,现在共有来自中日韩10所高校的合作伙伴。扩展后的合作范围涵盖巴斯夫三大全球技术平台的所有研究课题。三大技术平台包括:先进材料及系统研究平台、生物科学研究平台和工艺研究及化学工程平台。
自NAO成立以来,巴斯夫及合作伙伴已完成超过29个联合研究项目,且有11名博士生在完成项目后加入了巴斯夫。目前,NAO项目涵盖新单体和聚合物、表面和界面、沸石、混合材料、涂料以及数字化等研发领域。例如,巴斯夫正与四川大学合作探索改进高耐性的聚酰胺共混物等解决方案,以满足重要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