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安全

巴斯夫在安全方面从不妥协。我们的全球安全和安保理念旨在保护员工、承包商和周围社区,保护信息、公司资产和环境。在职业安全、工艺安全以及健康和环境保护、公司安保和应急响应方面,我们采取全面的预防措施。为此,我们要求所有员工和承包商的配合。
产品监管
- 为所有处理产品的人员提供全面的化学品安全信息
- 与行业伙伴合作推动安全监管
从研发到生产,最后到客户应用产品,巴斯夫全程关注产品的安全。我们不断努力以确保我们的产品在负责且正确的使用情况下,不会对人类或环境造成风险。
巴斯夫为客户提供所有化学产品的全面信息,制定了包括中文在内约40种语言的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我们还将中国最新的法规要求纳入巴斯夫产品安全信息系统,确保中文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产品安全标签符合中国的法规要求。
巴斯夫与行业协会、学术界和当地政府密切合作,在大中华区积极推广产品监管的规范和实践。我们支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组建立产品监管特别工作组,分享了我们的专长和最佳实践,从而支持本地企业建立自己的产品监管系统。我们在新化学物质申报领域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为中国化学品管理和食品接触材料管理法规和指南的制定贡献了专业知识和经验。我们还与合作伙伴一起在中国推广计算毒理学,并携手国家生态环境部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将这一举措从化学品管理扩展到食品安全管理领域。

运输及分销安全
- 尽可能降低整个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我们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安全地装载、运输、搬运和储存。因此,我们依赖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建立全球标准,确保有效的组织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整个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包括从装货、运输到在客户工厂卸货的过程。我们为产品的储存制定了全球指导方针和要求,并定期监控保证其合规性。
我们按照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的指导方针制定了巴斯夫集团全球标准,定期评估运输和储存高危原材料和产品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其中一些针对危险品运输的全球指导方针甚至高于国内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我们对物流服务供应商提出了全球统一的要求,并在安全和质量方面对其进行评估。2018年,我们用自己的评估和监测工具以及国际认可的评估方法,对大中华区几十家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了评估。
此外,我们系统地实施提升运输安全的措施,并报告相关事故,特别是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货物泄漏事故。

工艺安全
- 定期审查装置保护计划以及安全检查和安全相关措施的执行情况
- 全球措施减少工艺安全事故
巴斯夫全球工艺安全标准为生产装置的安全规划、施工和运营,以及保护人员和环境提供了框架。我们的专家为每个装置制定保护计划,从项目概念到装置启动的整个过程,都考虑了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等最重要的方面,并为每个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保护措施。
为了确保装置在整个生命周期都维持最高安全水平,巴斯夫根据其潜在风险,定期审查所有装置保护计划的实施情况,确保所需的安全检查已按时执行,以及任何由此产生的相关安全措施已被实行。2018年,我们在大中华区所有基地引进了Stature Software软件系统,记录装置安全理念和检查情况,确保所有检查结果和相关文件都记录在案,不会受到人员变动的影响。
2018年,巴斯夫调整了事故和工艺安全事故的全球报告标准,将每20万工时的工艺安全事故数量作为关键绩效指标1。我们设定了减少工艺安全事故的全球目标,计划到2025年实现每20万工时工艺安全事故数量不超过0.1次。在大中华区,我们详细调查每起事故,分析根本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合适的措施,持续提升工艺安全。
[1] 此次调整根据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ICCA)、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与德国化学工业协会(VCI)的建议进行。

应急响应
- 定期审查应急响应体系,防止事故发生
- 与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合作,分享最佳经验
巴斯夫作好充分准备以应对事故和危机。事故发生时,我们根据事件的影响范围启动本地、区域或全球级别的应急响应预案和危机管理机制。在大中华区,我们定期在每个生产基地进行防火检查,审查应急响应预案,开展应急响应演练。
巴斯夫一直以来都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和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合作,举办研讨会与其他成员单位分享应急响应经验,支持地方政府提高应急响应专业水平。

.jpg)
安保
- 制定全面的保护措施,免受第三方侵扰
- 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对于投资项目和战略规划,巴斯夫对潜在安全和安保风险进行分析,并引入相应的安全和安保理念。我们的指导原则是在早期阶段识别风险,对其进行适当评估,并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
巴斯夫保护员工、生产基地和公司信息免受第三方侵扰。这包括我们生产基地周围社区的潜在恐怖主义风险、网络安全问题等。随着技术进步,巴斯夫制定了全面的计划,不断提高其预防、发现和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能力。巴斯夫建立了全球网络安全防御中心,网络安全专家全天候待命,为包括大中华区团队在内的各地区团队提供帮助。
我们致力于提高所有员工对信息和专知保护的意识。2018年,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信息保护培训课程,以提高员工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度。
当往来大中华区的员工前往安全风险较高的国家时,巴斯夫提醒他们在出行前及出行期间注意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发生诸如恐怖袭击或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时,我们可以通过全球标准化旅行跟踪系统在受影响地区确定员工所在位置,并与其保持联系。
与基地安保相关的人权问题,如人身自由和人身安全,是巴斯夫对全球安保人员的资质要求。尊重人权是与大中华区服务供应商合作的强制要求。
职业健康
- 职业健康管理的全球标准
- 2018年全球健康活动关注心肺复苏
巴斯夫的全球健康管理系统旨在促进并维护员工的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的企业健康管理制定了明确的全球标准,并由遍布全球各地的专家网络来贯彻实施。2018年,我们继续开展了多次应急演习,实施了多项健康推广措施。
巴斯夫2018全球健康活动关注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可显著增加心搏骤停病患的生存几率。因此,我们在员工中推广这一急救措施,最终目的是提高非专业人士实施心肺复苏的比例。在大中华区,几乎所有生产基地和办事处都参与了全球健康活动,包括观看视频、举行讲座和练习实践等多种形式。
我们还在2018年对生产区域的所有化学品开展了化学健康风险评估,作为员工定期体检和工作场所内化学品管理的补充措施。
2018年,巴斯夫对大中华区多个基地进行了职业健康审计,并对存在轻度与中度健康风险的生产基地开展了健康绩效管控巡视。
职业安全
- 覆盖所有基地的全球安全标准
- 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员工、承包商、周边社区居民和公众的安全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们在安全方面从不妥协。为此,我们设立了职业安全目标,通过全面系统的预防措施实时跟进。
为预防工作相关事故,巴斯夫向每一位员工倡导风险意识与安全操作,吸取事故教训,定期交流相关经验。我们不断完善并提高安全规定。2018年,我们开展了更多安全规程培训,提升员工与承包商的风险意识,预防工作相关事故。
以全球安全倡议为指导,巴斯夫举行各种活动培育安全文化。2018年全球安全日以“认识风险、采取行动!”为主题,旨在提高参与者识别和消除风险的能力,避免其成为危险。大中华区约有7,600名员工和承包商参与其中。
2018年,巴斯夫依照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ICCA)、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Cefic)与德国化工行业协会(VCI)的建议调整了事故报告要求和目标,并将巴斯夫员工、临时员工和承包商的工时合并计算。我们的目标调整为:到2025年,将全球范围内每20万工时损失工时工伤事故率降低至0.1以内。2018年,巴斯夫大中华区生产基地每20万工时损失工时工伤事故率为0.06[2],未发生任何致命事故。

[2] 包括巴斯夫员工、临时员工和承包商的工时。此前报告中为全球范围内每百万工时损失工时工伤事故率。2017年,在巴斯夫大中华区生产基地,每百万工时损失工时事故率为0.3,承包商损失工时事故率为0.5。根据新标准,2017年工作相关的事故数据折算为:每20万工时损失工时工伤事故率为0.06。
在大中华区推动责任关怀准则
- 涵盖安全、安保、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全球规则和标准
- 在大中华区持续践行责任关怀
责任关怀是全球化工行业改善环境、健康、安全和安保表现的行动倡议,巴斯夫是其长期成员。我们建立了责任关怀管理体系以系统地应对风险,并在大中华区全面实施。该体系涵盖安全、安保、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全球准则、标准和程序,贯穿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在生产基地和仓库的经营活动、产品的分销以及客户对产品的应用。

在大中华区,巴斯夫积极向价值链合作伙伴(包括客户和原材料供应商)推广责任关怀理念。我们为其引荐了一系列工具,如帮助持续改进的自我评估、卡车进入以及离开生产和仓储区域前进行门检等。
巴斯夫于2013年加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CPCIF),并在支持法规出台、交流及应急响应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例如,2018年,巴斯夫在上海召开了CPCIF应急响应研讨会。作为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应急响应分会主席单位,巴斯夫组织了两次研讨会,与成员公司分享最佳实践。我们积极推进在中国交通事故信息和应急系统(TUIS)内的深化合作。我们还支持中国国家应急管理部完善中国应急管理体系,特别是在设立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国家培训基地方面。
巴斯夫也是新版《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 617)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该规则自2018年12月起生效。我们与国家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服务联盟以及其它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开发全新的“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评估系统”。新系统自2018年7月起投入使用,已被中国多家化工和物流公司采用。
以上努力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2018年,位于江苏和重庆的两个基地分别获当地市政府评为环保信用等级绿色企业。凭借安全、环境、消防和安保方面的突出表现,上海多个基地获得了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