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大中华区2023年度报告

创新

创新是巴斯夫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取得成功的基石,也是巴斯夫实现盈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对于可持续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

我们专注于为客户研发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减少碳足迹,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更环保的方式制造产品。这是我们长期保持竞争力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方式。

BASF further expands its Innovation Campus Shanghai

2023年,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三期项目正式落成启用,包含两座新建的研发大楼,进一步推动了巴斯夫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创新以及与客户之间的合作。

国内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巴斯夫在研发初期结合客户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创新,并不断拓展国内的研发布局。

  • 上海创新园区总投资约为 2.8 亿欧元
  • 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助力巴斯夫加速研发,满足中国及亚太区的客

巴斯夫在研发初期结合客户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创新,并不断拓展国内的研发布局。巴斯夫创新园将研发、业务和生产部门等创新链上的各相关方整合在同一园区。创新园是巴斯夫全球专知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开展面向全球、区域和本地的研发项目。

上海创新园位于巴斯夫上海浦东科技创新园,于2012 年落成,并于2015 年、2019 年和2023 年多次扩建。上海创新园的运作结合了各营运部门技术开发能力以及工业设计专业知识,支持几乎所有主要行业的创新需求。

2023 年,包括两座新建研发大楼的巴斯夫上海创新园三期正式落成。自2012 年以来,巴斯夫在上海创新园的总投资额达到约2.8亿欧元,进一步强化了其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支持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客户的需求。上海创新园三期新建的设施和实验室将用于推进化学研究和开发全新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巴斯夫持股51%,杉杉持股49%)已经为客户建立成熟的供应体系,涵盖原材料、前驱体、正极材料和回收在内的可持续闭环供应。在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领域,正极材料对于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巴斯夫杉杉专注自主研发,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依托其领先的研发中心,强大研发体系和专利矩阵,与巴斯夫全球创新网络协同,巴斯夫杉杉研究人员正携手努力,追求更快的产品和应用开发,以满足中国和全球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推动电动交通走入千家万户。

与学术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开放式创新

 

巴斯夫重视开放式创新,并致力于与全球学术和行业合作伙伴开展密切合作。

  • 亚洲开放研究网络促进巴斯夫与亚洲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荣登“蓝鲸 50 · 全球大企业开放式创新 50 强”
  • 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动绿色工艺价值链,实现碳中和
  • 与战略伙伴共同推动创新和人才培养

巴斯夫拥有强大的全球研发网络。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约280 个合作伙伴组成,形成巴斯夫全球专业一体化布局的关键支柱。在亚太地区,自2014 年以来,亚洲开放研究网络(NAO)一直是巴斯夫和亚太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推动的联合研究平台。

自NAO 成立以来,巴斯夫及其合作伙伴已经完成170 多个联合研究项目。NAO 项目涵盖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可持续材料、先进工艺过程、研发数字化、智能制造和面向新能源汽车的解决方案。

2023 年,巴斯夫荣登由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TIRC)和璞跃中国(Plug and Play China)联合发起的“蓝鲸50·全球大企业开放式创新50 强”榜单。该榜单的评审委员会由知名学术界和产业界专家组成,他们对巴斯夫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在开放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褒奖。

2023 年,巴斯夫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签署合作意向书,此次合作旨在将企业创新能力与基础研究导向深度融合,促进协同创新,推进绿色工艺价值链,助力达成碳中和目标。此次合作将巴斯夫在行业创新上的能力,与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和原始创新的优势相结合,该合作意向书聚焦可持续工艺技术,重点研究领域涵盖新型催化剂设计、新型反应装置设计、二氧化碳利用、先进数字化工具以及分析方法。跨行业的联合研发将加速绿色工艺价值链向工业应用的转化。

巴斯夫与华南理工大学于2023 年6 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覆盖科技创新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双方将围绕化工、材料、工业智能方案等领域,深化科技创新,共同打造创新联合体。双方基于细分领域的技术、产品和市场提炼研究方向,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前瞻性技术储备等方面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此同时,双方将以此次战略合作的签署为契机,着力为化工行业培养更多人才,继续发挥人才在创新领域的核心作用。

巴斯夫与科技创新型企业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在2023 年7 月于江苏省溧阳市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巴斯夫– 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联合研究中心”旨在加速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先进材料和解决方案的创新。双方围绕电池和电池包的材料和解决方案展开合作,重点关注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这些被广泛认为将在下一代电动汽车和储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双方也会充分发挥研发数字化的能力,提高创新效率。依托溧阳优质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该联合研究中心将与溧阳上下游合作伙伴协同创新,加快从研发到市场的速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