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是否依旧重要?

贸易是增长引擎,能促进创新,提升人们生活水平。过去20年间,世界贸易组织(WTO)致力于推进贸易自由化发展。不过,随着谈判进程的放缓,全球主要国家转而追求达成区域协定。在复杂的全球化世界中,这是应对挑战的合理方式吗?Creating Chemistry 杂志特邀来自WTO的 Karl Brauner 博士以及来自美国华盛顿特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 Daniel Hamilton 教授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多边或区域协定?Daniel Hamilton 教授(左)与 Karl Brauner 博士探讨了在复杂的全球化世界中应对国际贸易挑战的合理方式。
Daniel S. Hamilton是奥地利马歇尔计划基金会教授与美国华盛顿特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跨大西洋关系中心执行主任。此前他曾担任美国副助理国务卿。

Creating Chemistry:为何全球贸易如此重要?

Karl Brauner:贸易是企业与国家参与全球市场活动的一种方式。证据表明,一国在全球市场中越活跃,其国民生活水平越高。只需要将北欧或北美国家与朝鲜加以对比,这一点便一目了然。

Daniel Hamilton:贸易在国家内部以及不同国家之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鼓励竞争,从而有助于推动创新发展。它意味着企业追求更高的效率,通常还能带来更好的产品。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更加开放的社会能为劳动者创造出薪酬更为丰厚的工作岗位。消费者也能从中获益,他们能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更多的产品与服务。这一切都有助于提升大众生活水平。

WTO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Brauner:我们是为全球贸易制定并推行多边规则的组织。我们的争端解决机制已经处理了500多起案例,履行率超过90%。这意味着获得我们法庭判决所需的时间远远短于国家层面法院流程。

Hamilton:我完全赞同,WTO负责构建一个几乎能得到各国共同认可与尊重的全球规则体系。时至今日,它的争端解决机制依旧是黄金标准,目前绝大多数贸易中的关税都相当低。不过,WTO正面临着一系列危机,其自身作用可能受到挑战。

“若你商定了一份协定,但你所在的社会不准备接受它,那便毫无意义。”
Daniel Hamilton 教授 

主要有哪些挑战?

Hamilton:近年来,贸易的性质已发生巨变,比如数字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数字贸易已经超越了实物贸易。要管理此类贸易应制定哪些合理的规则?再比如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贸易活动成为了一系列交由各国完成的任务集合。如今已不再有纯粹“德国制造”或“中国制造”的产品。考虑到这些新的现实情况,我们需要根据管理制度、国别差异对贸易流程影响制定相关的不同规则。

Brauner:如今的贸易参与方也大大增多。过去,你也许只需要与四个国家达成协定,他们就能够动员其他成员。现在这条路却行不通了,你需要考虑一个更广泛的群体。与几年前相比,伴随反全球化与贸易抨击的风潮,民间团体的参与度亦大大增加。民主政府无法站在具有巨大影响力民间团体的对立面。

Karl Brauner 博士自2013年起开始担任WTO副总干事。此前,他曾担任德国联邦经济部对外经济政策司司长和欧盟贸易政策委员会德国代表。他出席了2001年以来WTO的所有部长级会议。

为何贸易协定会引发争议?

Brauner:贸易利益和经济或技术变革一样,也会以多种方式对各个经济领域以及利益相关方产生影响。某些行业会面临全新的竞争压力,这会提升相关企业的效率,也可能使他们出局。我认为,我们曾经的失败之处在于我们没有承认还存在输家。我们的眼中只有宏观数字,认为国家经济只要开放就能获益。

Hamilton:过去的谈判常常是闭门会议。不过,若你商定了一份协定,但你所在的社会不准备接受它,那便毫无意义。考虑到这些谈判将在各个经济领域发挥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想办法让国民以及不同经济领域的代表提出自己的意见,包括批评意见。

面对这些挑战,贸易谈判策略如何演进?

Hamilton:新的贸易议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双边与多边协定中,例如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这些协定反映出一种超越关税减免、探索非关税壁垒应对之策的深度合作趋势:涉及环境与气候变化、劳工、粮食短缺、动物福利以及消费者压力的新规则应运而生。

Brauner:双边谈判的确能使人更加专注,但这种方式存在重大局限。例如,在全球价值链不断发展扩大的过程中,每份协定可能都会要求附加各自的产地证明文件,而管理这些证明文件却负担沉重,以致企业难以有效利用协定。此外,我们也不应忘记,这些大型区域协定尚未最终达成。

“双边谈判的确能使人更加专注,但这种方式存在重大局限。”
Karl Brauner 博士

在多边自由贸易的发展过程中,区域贸易协定是垫脚石还是绊脚石?

Brauner:我认为两者兼而有之。达成区域或双边协定后,合作伙伴之间的贸易将更为自由,但在谈判过程中,参与谈判的国家无法取得任何多边成就,因为他们必须确保只向合作伙伴提供这些优惠。不过,这些协定往往能够鼓励各国清除贸易中的特定障碍,所以在客观上会降低实现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难度。通过双边协定将问题解决之后,各国将能够更为轻松地围绕同样的主题开展多边谈判。

Hamilton:全球政治形势已发生根本变化。英国脱欧引发了一场对于该国未来贸易关系的大讨论。唐纳德·特朗普希望重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废除《泛太平洋伙伴合作协议》,提高对中国的关税,签订双边贸易协定。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中,美国与欧盟需要调整自身的竞争定位。就目前来看,区域或多边贸易协定的发展前景不甚明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