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的源泉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泉之一。但创新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应当如何推动创新?本专题将探索科学发现,探究巴斯夫在150周年庆之际,如何运用各种新方法培育创新精神,并见证研究人员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至关重要,却难以定论
商业、科学、艺术和社会的进步无不依赖于创新,依赖于我们将新的创意成功转化为更好的技术、产品、流程和服务。为此,世界各地的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每年都会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发。管理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称,去年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1000家企业共投资超过5400亿欧元(6000亿美元),占全球总额的近40%。
不只是钱的问题
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投资者愿意高价购买苹果和谷歌等科技巨头或者创新潜力巨大的创业公司的股票。然而,坚持不断创新绝非易事。创新并不仅仅与资金有关—在经过十年的研究后,普华永道发现企业的研发支出与创新能力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同样与流程的关系也不大。尽管企业和科研机构就创意或确定的需求如何变成创新提出了种种模型,但没有一种能够确保成功。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孵化至关重要却难以捉摸的“创新”呢?下面为您介绍了一些新的思路。
“领先公司正在思考如何将公司内外的优秀人才联合起来。”
Ellen Enkel博士,德国腓特烈港齐柏林大学创新管理系教授
重质不重量
近年来,许多机构意识到庞大的研发预算并不一定能够转化为利润丰厚的创新成果。哈佛大学Clayton Christensen教授提出了“创新者困局”这一概念,部分解释了这个现象。Christensen在1997年的同名著作中提出,成功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将大部分研发精力放在满足客户当前的明确需求上。而竞争对手则会采用“突破性创新”来满足客户尚未表明的或未来的需求,他们还会使用完全不同的技术或锁定全新的客户群体。
汇聚各方力量
为了更好地寻求突破,很多机构正在尝试拓宽创意获取渠道。“无论企业规模如何庞大,也无法揽尽天下人才或者所有优秀创意。”德国腓特烈港齐柏林大学创新管理系教授 Ellen Enkel 博士说,“因此领先公司正在思考如何将公司内外的优秀人才联合起来。”为了推动“开放式创新”,企业正在与供应商和行业伙伴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且通过高校和创业公司寻找拥有出色创意的团队和个人。同时,他们也鼓励现有和潜在客户参与创新过程,并举行各种内外部竞赛以征集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真正的创新都是突破性的。”
Ashley Hall博士,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教授
“玩”转创意
创新的最大障碍有时在于推陈出新。重大创新会破坏现有秩序,将长期存在的职责、技能和制度置于危险境地。“真正的创新都是突破性的。”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教授Ashley Hall博士说:“这就意味着会对某些人造成威胁。”

在游戏中创新
这一观点得到了南丹麦大学创新实践系副教授Henrik Sproedt的赞同:“有时候,人们将创意发挥到极致只是为了阻止变化。”这种现象并不仅发生在企业里;创新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抗拒改变的历史,从工业革命时代愤怒的工人破坏纺织机,到近年来对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担忧,莫不如此。
随着研究的进行,Sproedt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式提出了质疑。“很多企业都会使用‘门径’流程来降低风险。”他说,“因而就必须有人来确定评估标准。”在他看来,真正的创新“过于复杂和混乱”,很难适应正式的评估体系。
Ashley Hall对此表示同意,他建议企业借鉴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他说:“设计师不会带着问题去找答案,他们的思维信马由缰,并愿意去探索新的方向。”
事实上,Sproedt认为创新活动应该更像是游戏而非工作。“这才是人类捕捉新意最自然的方式,因为对失败的恐惧会限制人们的创意,而只有在游戏中才能忘却这种恐惧。”
“创新活动应该更像是游戏而非工作,这才是人类捕捉新意最自然的方式。因为对失败的恐惧会限制人们的创意,而只有在游戏中才能忘却这种恐惧。”
Henrik Sproedt,南丹麦大学创新实践系副教授

建设开放创新的文化
那么,企业应如何鼓励和培养创新?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创新应当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如何评估创新性至今尚无公认的标准。”Enkel教授说,“如果是我,我希望评估两个方面:员工有多乐意接受改变?企业与外部有多好的联系?”Henrik Sproedt建议企业在其组织内外培养开放的心态。他说:“只有及早将所有利益相关方汇聚到一起,才能让他们建立共同语言和相互了解。”不过他同时也承认,即使是这样的目标也很难实现,因为接受其他人的想法就意味着需要质疑本身的专业水准。
人人皆可参与
尽管新的工作方式和关系可能令人不快,但确实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创新总是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挑战性越高越好。”Ashley Hall说。他还强调了近年来最重要的一点发现:“创新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是某个部门的专利,而是人人皆可参与。”

